水磨调是哪个地方的戏曲?
昆山地区
“水磨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
水磨调是什么戏曲?
昆山腔
水磨调指的是昆山腔的改革,叫做水磨调,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是明中期由顾坚、魏良辅等艺人根据海盐、余姚、弋阳、昆山进行改革的,戏曲低回婉转,十分动听。
昆腔唱遍大江南北,到了明后期的时候就成了主要的唱腔,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昆曲进入宫廷,渐渐脱离民众,逐渐被弋阳腔、秦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等地方的戏曲所替代。昆曲发展到明代嘉隆时,经过魏良辅十年改革之后就变成了新腔,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浣纱记》,唱词典雅华丽,就像是古代水磨漆器,水磨糯米粉一样细腻软糯,所以叫做“水磨腔”,还被人们誉为“百戏之祖”。
水磨腔在咬字发音上都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字头、字腹、字尾、开口、闭口、鼻音等都有一定的标准,舒适婉转。水磨腔的节奏非常慢,节拍是四分之四拍,还有四分之八拍,每个字都分为头、腹、尾三部分,就像是石磨碾米一样十分缓慢。
关键词: 被称为水墨调的是什么曲江南水磨调水磨调是哪个戏剧什么剧是水磨调水磨调是哪个戏种四平调名词解释昆曲的水磨腔水磨调是哪个地方的戏曲水磨调是哪种戏曲的主流唱腔哪种地方戏曲被称为水磨调